這11名“最美奮斗者”分別是:史來賀、申亮亮 、任長霞、吳金印、張玉滾、李向前、陳俊武、常香玉、焦裕祿、裴春亮 、燕振昌;“最美奮斗者”集體為紅旗渠建設者。
“最美奮斗者”學習宣傳活動由中央宣傳部等單位共同組織開展,評選表彰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各地區(qū)各行業(yè)各領域涌現(xiàn)出來的、來自生產一線、群眾身邊的先進模范。
【附:本次河南省入選的個人和集體簡介】
史來賀畢生做的“兩件事”:把群眾帶到富路上,把群眾帶到正路上
(史來賀 左二)
史來賀,生于1930年7月。自1952年起,他先后擔任劉莊黨支部書記、黨總支書記、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農工商總公司總經理。
1952年,22歲的史來賀當選為劉莊村黨支部書記后,帶領劉莊人起崗填溝,拉沙蓋堿,用了近20年時間,動土200多萬立方米,硬是把一塊塊“鹽堿洼”、“蛤蟆窩”變成了“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產穩(wěn)產田。
20世紀60年代末,劉莊實現(xiàn)糧棉雙高產,成為全國最早一批解決溫飽的先進村;80年代初,劉莊依靠集體工副業(yè),成為“中原首富村”;進入21世紀,劉莊以生物藥業(yè)為龍頭,穩(wěn)居全國農村前列。
“我一生就干了兩件事,把群眾帶到富路上,把群眾帶到正路上。”這是史來賀在村支書任上的自我總結。
申亮亮:炸彈爆炸瞬間,他將戰(zhàn)友推離
申亮亮,出生于1987年8月,中共黨員,焦作市溫縣溫泉街道西南王村人,生前系某部隊70分隊班長。
他從軍報國信念堅定,軍事技能訓練刻苦,熟練掌握連屬主戰(zhàn)裝備,精通運輸車、瞄桿鉆車、挖掘裝載機等裝備操作,成為“一專多能”型骨干,入選集團軍百名專業(yè)技術能手人才庫。
2016年5月18日隨中國第四批維和部隊赴馬里執(zhí)行維和任務,在執(zhí)行任務中遭遇汽車炸彈襲擊,他果斷指揮戰(zhàn)友向目標射擊,在汽車炸彈爆炸瞬間將戰(zhàn)友推離,用自己的生命換回戰(zhàn)友的平安,被追記一等功,榮獲“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申亮亮犧牲時,年僅29歲。
任長霞:始終把人民群眾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
任長霞,女,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2月出生,河南睢縣人。
2001年擔任登封市公安局長,她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在三年時間里,解決了十多年的控申積案,破獲案件3000余起,打掉涉黑團伙2個,抓獲各類罪犯4000多人,被譽為“警界女神警”。
2004年4月14日,在辦案途中遭遇車禍,不幸因公殉職。曾榮立個人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4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十大女杰、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40余次。獲得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2004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改革開放40周年政法系統(tǒng)新聞影響力人物等稱號。
吳金?。褐艺\為民!干一處響一處、走一路富一路
(吳金?。ㄓ乙唬?新華社發(fā))
吳金印,男,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7月出生,河南新鄉(xiāng)人?,F(xiàn)任河南省衛(wèi)輝市唐莊鎮(zhèn)黨委書記。吳金印1959年參加工作,1966年8月,從中央團校畢業(yè)后,他放棄了任團地委領導的機會,主動要求到大山深處的獅豹頭公社工作。山里缺糧,吳金印帶領山區(qū)群眾攔河筑壩,從石頭縫里摳土造田,每年增產糧食100多萬斤,山區(qū)百姓從此過上了吃飽飯、喝甜水、有土地的好日子。
1987年,吳金印調任唐莊鄉(xiāng)黨委書記。30年來,他帶領唐莊邁出了治窮、致富、發(fā)展的“三大步”,通過把種植業(yè)與旅游業(yè)深度結合,使唐莊經濟步入發(fā)展快車道。
有人勸吳金印歇一歇、享享福,吳金印卻說,只有干,才能變,踏踏實實帶領大家改變一個地方的面貌,比啥都強。他不畏艱辛,忠誠為民,干一處響一處,走一路富路,被管為“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的榜樣”。先后獲得全國百名人民好公仆、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2018年12月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張玉滾:扎根深山18年,用愛與堅守照亮山里娃求學之路
張玉滾,男,漢族,中共黨員,1980年12月生,河南南陽人,河南省鎮(zhèn)平縣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校長。
畢業(yè)后他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xiāng)高丘鎮(zhèn)黑虎廟小學,一干就是18年。學校師資緊缺,他把自己磨練成能教書、能做飯、能裁縫、能治病的“全能型”教師。
每逢雨雪天,他都親自接送學生,沒發(fā)生過一起安全事故。他靠一根扁擔,把學生教材和學習用品挑進大山,一挑就是5年。
他用微薄的工資相繼資助了300余名兒童,培養(yǎng)出21名大學生。榮獲時代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李向前:維修、復檢內燃機車1.2萬余臺,全部“零故障、零問題、零疏漏”
(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供圖)
李向前,男,漢族,中共黨員,1974年9月生,河南登封人,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機務段首席技師,洛陽機務段寶豐檢修車間內燃機車鉗工,全國鐵路首席技師,國家鐵路集團“李向前機車鉗工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
從事鐵路機車檢修24年,累計檢修機車5000余臺,維修、復檢內燃機車12000余臺,全部達到了“零故障、零問題、零疏漏”的標準。
其工作室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黨的十九大代表,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鐵路百千萬人才工程專業(yè)帶頭人、全國鐵路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陳俊武:辛勤工作,在能源領域為國奉獻70載
陳俊武,男,漢族,中共黨員,1927年3月生,福建長樂人,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石化集團科技委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煉油工程技術專家,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煤化工技術專家。先后指導設計了我國第一套年產60萬噸流化催化裂化裝置,第一套年產120萬噸催化裂化裝置,及時解決催化劑損耗大的技術難題,開創(chuàng)國內首次大型流態(tài)化工業(yè)測試技術。主持設計的項目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全國優(yōu)秀設計金獎,榮獲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常香玉:豫劇“常派”創(chuàng)始人、“人民藝術家”
常香玉,女,漢族,中共黨員,1923年9月出生,河南鞏義人。原名張妙玲,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五大名旦之一,豫劇主要流派“常派”創(chuàng)始人。代表劇目有《花木蘭》《西廂記》《白蛇傳》《大祭樁》《破洪州》《朝陽溝》《拷紅》《斷橋》《人歡馬叫》《紅燈記》等。
1951年8月至1952年3月,常香玉率劇社巡回演出,募集資金捐獻“香玉劇社號”戰(zhàn)斗機。1953年4月,率豫劇隊到抗美援朝前線舉辦180多場慰問演出。2004年6月1日因病逝世。
曾當選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主席團成員,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等稱號。2004年7月,國務院追授其“人民藝術家”稱號。
焦裕祿:“縣委書記的榜樣”
焦裕祿,男,漢族,中共黨員,1922年8月生,山東淄博人,生前系河南省蘭考縣委書記。
1962年12月,焦裕祿調任蘭考縣委書記后,面對危害老百姓生產生活的三大災害——內澇、風沙、鹽堿,他帶領全縣人民全身心投入封沙、治水、改地斗爭。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則,風沙最大的時候,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大雨瓢潑的時候,他帶頭踏著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勢;風雪鋪天蓋地的時候,他率領干部訪貧問苦,登門為群眾送救濟糧款。他經常鉆進農民的草庵、牛棚,同普通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他忍著肝病的折磨,靠著自行車和鐵腳板跋涉5000余里,對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進行走訪,把所有的風口、沙丘、河渠逐個丈量、編號、繪圖,制定了治理“三害”的科學規(guī)劃。有時肝區(qū)疼得直不起腰、騎不了車、拿不住筆仍然堅守崗位、沖在一線。他總是在群眾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面前。他心里裝著全縣人民,唯獨沒有自己。他帶領全縣人民艱苦奮斗,植樹治沙,取得了顯著成效。
1964年5月,焦裕祿因肝癌不幸病逝,年僅42歲。他臨終唯一要求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1966年,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被譽為“縣委書記的榜樣”。
裴春亮:聽黨話跟黨走,同創(chuàng)業(yè)共致富
裴春亮,男,漢族,中共黨員,1970年3月生,河南新鄉(xiāng)人,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xiāng)裴寨村黨支部書記。
他用真情回報鄉(xiāng)親的恩情,為村里修公路、建學校、辦醫(yī)院、扶貧助學,捐資3000萬元建設裴寨新村。
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他全力帶領鄉(xiāng)親奔小康,積極發(fā)展蔬菜種植、紅薯產業(yè)等,籌資開發(fā)寶泉旅游度假區(qū),讓群眾告別貧困,收獲更多幸福感。熱心慈善事業(yè),累計捐資2.1億多元。
在他的帶領下,村委會提出了“聽黨話跟黨走,同創(chuàng)業(yè)共致富”的裴寨精神。裴寨也從一個省級貧困村,發(fā)展成1.18萬人、人均年收入1.5萬元的新農村。裴春亮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黨員、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稱號,多次受到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燕振昌:把為村民服務當成座右銘
燕振昌,男,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5月生,河南許昌人,生前系河南省長葛市坡胡鎮(zhèn)水磨河村黨委書記。
他忠誠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把為村民服務當成座右銘,44年如一日帶領全村干部群眾脫貧致富,把昔日的貧困村建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是黨的基層干部的優(yōu)秀代表。他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發(fā)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辦企業(yè)、修道路、建學校、造良田、搞三產,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使全村成為小康村。
為解決群眾吃水和灌溉難題,70多歲的他不顧年邁,四處奔走,推動建成安全飲用水及灌溉工程,惠及3個鄉(xiāng)鎮(zhèn)23個村4萬多人。榮獲時代楷模等榮譽稱號。
紅旗渠建設者:靠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開渠
20世紀60年代,地處中國南太行山東麓的河南省林縣(1994年后撤縣設林州市),30萬群眾靠著一雙雙布滿老繭的手,在太行山上劈山修渠,一錘一釬,以戰(zhàn)天斗地的豪情和舍生忘死的氣概苦戰(zhàn)10年,絕壁穿石,挖渠千里,終于修成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將一面“頑強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之旗插在太行山巔。
紅旗渠修建過程中,81名修渠群眾獻出了寶貴生命,其中,年齡最小的才17歲,最大的60歲。紅旗渠修建歷時10年,全縣50萬人,有30萬人參加了修渠工程。
紅旗渠的建成,形成引、蓄、灌、提相結合的水利網(wǎng),從根本上改變人民群眾的生存條件,促進當?shù)亟洕蜕鐣聵I(yè)的發(fā)展,孕育產生“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至今仍然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
大象新聞編輯:萬小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