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 特別策劃“筑夢七十年”③ 河南“十二時辰”__新聞頻道——漯河網(wǎng)-漯河市委、市政府唯一重點新聞門戶網(wǎng)

日韩无码高清,亚洲欧洲三级片视频,亚洲日本三级,精品综合久久久

<dl id="qd00a"><object id="qd00a"><font id="qd00a"></font></object></dl>
<dl id="qd00a"></dl>
<font id="qd00a"></font>
<dd id="qd00a"><object id="qd00a"></object></dd>
<font id="qd00a"><font id="qd00a"><dl id="qd00a"></dl></font></font>
<dd id="qd00a"></dd>
<dd id="qd00a"><object id="qd00a"></object></dd>
<font id="qd00a"><object id="qd00a"></object></font><font id="qd00a"><object id="qd00a"><dl id="qd00a"></dl></object></font>
<dd id="qd00a"></dd>
<font id="qd00a"><object id="qd00a"><dl id="qd00a"></dl></object></font>
<dd id="qd00a"></dd>
<font id="qd00a"></font>
<font id="qd00a"></font>
<dd id="qd00a"></dd>
<dd id="qd00a"></dd>
<dd id="qd00a"></dd>
<dd id="qd00a"><object id="qd00a"><dl id="qd00a"></dl></object></dd><font id="qd00a"><object id="qd00a"><dl id="qd00a"></dl></object></font><dd id="qd00a"></dd><font id="qd00a"><object id="qd00a"><dl id="qd00a"></dl></object></font>
<font id="qd00a"></font>
<dd id="qd00a"></dd>
<dd id="qd00a"></dd>
<font id="qd00a"></font>
<font id="qd00a"></font>
<dd id="qd00a"></dd>
<font id="qd00a"></font>
<dd id="qd00a"><font id="qd00a"></font></dd>
<dd id="qd00a"></dd>
<dd id="qd00a"><object id="qd00a"></object></dd><dd id="qd00a"><font id="qd00a"></font></dd>
<dd id="qd00a"></dd>
<dd id="qd00a"></dd>
<font id="qd00a"></font>
<dd id="qd00a"></dd>
<font id="qd00a"><object id="qd00a"><dl id="qd00a"></dl></object></font><font id="qd00a"><object id="qd00a"><dl id="qd00a"></dl></object></font><font id="qd00a"><object id="qd00a"><noframes id="qd00a">
<dd id="qd00a"></dd>
注冊 | 登錄 | 積分兌換 | 幫助中心 漯河市民留言板 | 漯河電視臺 | 漯河網(wǎng)文藝頻道 | 漯河公眾論壇 | 漯河網(wǎng)通訊員 | 漯河網(wǎng)攝影頻道 | 漯河網(wǎng) | 新聞 |

大象新聞 特別策劃“筑夢七十年”③ 河南“十二時辰”

來源:大象網(wǎng) 時間:2019-09-27 12:12:00 點擊: 今日評論:

 

1949年10月1日,一個改變所有中國人命運的日子,一個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日子,一個改變世界格局的日子。

北京,下午三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進入新的歷史紀元。

那一刻,全國沸騰。

七十年風雨兼程,七十年波瀾壯闊。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回望七十年前的中原大地,回望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我們走訪了多位親歷者、見證者,抖落歲月的滄桑,探尋歷史的印痕,從他們的點滴記憶中,還原新中國成立那天,河南的“十二時辰”。

子時(23時~1時):

(馬正和老伴楊錚 大象新聞記者 張靜 攝)

夜已深。在河南省會開封,結(jié)束了一天的排練,23歲的河南大學學生馬正和同學們?nèi)耘d奮不已,還在熱烈地討論著,關于新中國,對于未來的發(fā)展,他們充滿了憧憬。

此時,在北京中南海,菊香書屋內(nèi),56歲的毛澤東在案頭緊張工作;遠在南國廣州的東山梅花村32號,陳濟棠公館,62歲的蔣介石深深陷入失敗和沮喪的情緒中。

在天安門廣場,準備參加開國大典的人們,陸續(xù)抵達。零點,擔負著開國大典糾察任務的華北大學俄文大隊學生們到達天安門廣場。作為俄文大隊第一中隊第一班班長的鄒玉光,和同學一起打著紅底黃字的大旗。他們的任務是在金水橋一線,檢查參加游行的隊伍中是否有禁止帶入場內(nèi)的物品。

丑時(1時~3時):

(開國大典所使用的禮炮。央視記者 張曉鵬 攝 )

在洛陽西大街,洛陽高中高二學生李德慶在宿舍里和同學們剛剛結(jié)束激烈的討論,天亮后,他們還要去校外貼標語宣傳新中國的成立。

在北京,凌晨1點,禮炮部隊的戰(zhàn)士們,一個個已頭戴鋼盔,腰系武裝帶,乘卡車載著54門禮炮,浩浩蕩蕩開向天安門廣場。此時,北京清潔隊的工人們,為了用土壘好會場的檢閱臺,已經(jīng)從30日忙到了這天凌晨2點。

2018年,已經(jīng)88歲高齡的曹淑文在接受《中老年時報》采訪時回憶:凌晨1點,她所在的華北人民革命大學2部28班全體學員,身穿黃綠色軍裝,佩戴?;眨w趕到清華大學集合,曹淑文還特意穿了雙新布鞋。一路上,他們和各路隊伍組成浩浩蕩蕩的大軍徒步來到天安門廣場,在金水橋“會師”。

寅時(3時~5時):

(張秀英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邱琦 攝)

剛過凌晨三點的鄭州,天還一片漆黑,住在二道街的張秀英開始起床,點上燈,為全家做飯。熬好稀飯蒸好窩窩頭,她叫醒五歲的大兒子王桂林,一起簡單吃了飯,交代好兒子中午記得吃窩窩頭。這時,天還沒大亮,張秀英背起不滿一歲的小兒子,到幾里地外的棉花打包廠上工。一路還都是土路,張秀英注意繞開路上的坑坑洼洼,趕往打包廠。

北京,清晨4點,人民印刷廠的工人準時起了床,開始步行20多里,向著會場趕去;21歲的中辦機要處干部蘇維民和同事也已經(jīng)起床,吃過飯后乘車進城參加開國大典。他只有一雙前后都打了補丁的鞋,正發(fā)愁時,有位同志借給他一雙嶄新的球鞋,這讓他覺得很溫暖。臨行前,每人發(fā)五個燒餅,兩個煮雞蛋,兩個鴨梨,作為午餐。

卯時(5時~7時):

(參加開國大典的工人隊伍)

秋日的清晨,天已微涼。在八朝古都開封,馬正和同學們不到六點就起床了,“我們早就從報紙上看到要舉行開國大典,大家約著到街頭扭秧歌。”同學們你給我撲撲粉,我給你抹抹胭脂,一時間寢室里熱鬧得很。

洛陽高中的李德慶,這會兒正忙著與同學們一道寫宣傳標語,標準的毛筆大楷,一筆一劃落在紅紙上,看上去喜慶,莊嚴又氣派,一張寫好再來一張……“那時候人年輕,也興奮,我們寫了很多標語,一點兒都沒覺得累。”李德慶記憶猶新。

(張策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時的南陽桐柏縣尚屬偏遠地區(qū),沒有廣播,看不到報紙,沒有大喇叭,消息尤為閉塞。在解放軍第58軍駐地,21歲的張策和戰(zhàn)友們?nèi)耘f像以往一樣,照常出操,照常吃飯、睡覺,照常學習。聽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是幾天后他們開大會時才知道。“聽到消息后,我們歡呼雀躍、激動興奮。”張策還記得,當時由于條件不允許,暫時沒有大肆宣傳。

早上6點的北京,天剛蒙蒙亮,在北京中南海,徹夜未眠的毛澤東緩步走出辦公室,一邊散步一邊抽著煙。看上去,他著實顯得有點疲倦。在周恩來總理一再打電話勸說下,他才停止手頭上的工作……

(天剛微微亮,數(shù)萬民眾已經(jīng)聚集在了天安門廣場上)

凌晨5點開始,整個天安門廣場中心地帶全部警戒。天剛蒙蒙亮,周恩來專程視察天安門城樓的警衛(wèi)工作,他走遍了城樓的每一個角落,休息室、觀禮臺,甚至是廁所都去了。事無巨細,問得清清楚楚。

辰時(7時~9時):

(張萬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開封二中美術室學畫的張萬鈞和同學老師們,這天一大早,就來到了美術室,老師已經(jīng)在書寫宣傳版面、畫漫畫??吹綇埲f鈞到了,老師就讓他去校門口傳達室畫黑板報,畫好抬至大門外擺放宣傳。張萬鈞二話不說,拿起繪畫工具到傳達室就開始畫慶祝新中國成立的黑板報。

在洛陽,李德慶和同學們收拾好晾干的標語,拿起刷子,提著盛滿漿糊的桶,到校外貼標語宣傳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很快,學校周邊西大街門面房一帶就貼滿了標語。

(劉喜新和夫人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滎陽縣高村區(qū)劉溝村,村里有個從北京上大學回來的知識分子,寫好了“普天同慶”四個大字,用木框框住。“我們還是小學生,也不大懂,記得頭上戴著毛巾,扭著秧歌出了村。”吃完早飯,還在劉溝村讀小學的劉喜新和學校師生們一起,帶著饅頭,抬著四個大字,往區(qū)政府集中開會。

(王傳偉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四大出發(fā)地之一信陽羅山縣何家沖村,22歲的王傳偉是村里農(nóng)村合作社的會計。打倒地主惡霸,趕走土豪劣紳,農(nóng)民翻身做主人,可以得到自己的土地……他們村是老革命區(qū),從小他就聽村里的紅軍戰(zhàn)士給村民宣講政策。“俺們村早就聽說新中國要成立了,但是具體哪一天不太清楚。”在王傳偉的印象中,那段時間,村里天天組織村民唱歌、敲鑼打鼓扭秧歌,慶祝活動轟轟烈烈的。“那時候,部隊和上級政府給我們宣講政策時,還說‘將來,農(nóng)民可以住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對于農(nóng)民來說,那會兒大家還不相信。”王傳偉說,沒想到,當時設想的“未來的中國”模樣,現(xiàn)在早就實現(xiàn)了。

“李元甫,迅速到食堂門口集合!”清晨7時,北京東四南大街史家胡同8號,北京糾察總隊一大隊駐地,剛吃過早飯的李元甫被一位參謀叫住。與他一起集合的還有三個人,分別是劉俊英、藏圖弟和盧喜鐘。這位參謀莊重而嚴肅地傳達大隊命令,國家交給他們一項光榮的任務,在開國大典上擔當護旗手,讓他們立刻趕往天安門廣場。接到任務,4個人既激動又緊張。顧不得多想,一路小跑著趕到了天安門廣場。2012年,《河北日報》刊文追憶開國大典護旗手李元甫時,詳細記錄了當時的這一幕。

早上8點半,北京市公安局便衣警衛(wèi)大隊慕豐韻準時到崗,周恩來總理給他下了“死命令”:要保證開國大典“絕對安全”!慕豐韻的指揮部設在金水橋畔的觀禮臺中,頭頂就是天安門城樓。站在城樓下的他除了緊張還是緊張,“就一個念頭,千萬別出事”。

巳時(9時~11時):

(準備參加開國大典的“功臣號”坦克)

在鄭州市區(qū),很多地方已經(jīng)貼上了標語,街上的市民喜氣洋洋。在鄭州長春橋(現(xiàn)二七廣場)附近一家私人木器廠做木工的王鐵群,今天格外高興,為了迎接“開國大典”,老板特意給他們放了一天假。上午9點左右,老板帶工人們到附近的新華浴池(現(xiàn)二七紀念塔西南角)洗澡。“那時候難得洗個澡啊,真是感覺全身的汗毛都是舒展的。”年逾九旬的王鐵群,至今還記得那種暢快。

走一走,扭一扭。河南大學全校兩千多名同學,順著書店街到鼓樓、相國寺、自由路……走一會兒路扭一會兒秧歌。“河大剛剛返回開封辦學,全校學生不分院系,大家都在一起上課,每一二百人算是一個隊,我是組長,她(指了指身邊的老伴楊錚)也是一個組長。”在馬正的記憶里,那時候,扭秧歌是最流行的,不管男生女生,都得學。他們青年學生意氣風發(fā),邊走邊扭邊唱,到處都是歌唱的海洋;市民們也上街了,游行的老百姓也都在扭秧歌,全城沸騰了。

這一天,年僅24歲的臨汝縣(現(xiàn)汝州市,當時屬許昌地區(qū))縣委宣傳干事邢毅,全副精力都用來關注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上午10點,他從廣播里聽到下午三點要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儀式。“此前,只知道要成立一個新的政府,但是叫什么名字一直不知道,聽了這次廣播后才知道。”邢毅說,聽完廣播,他就開始到縣城各個學校和商戶宣傳,組織積極分子到縣委大院收聽廣播。

“走了十幾里路,大概10點鐘,我們到了區(qū)政府。”劉喜新還記得,區(qū)政府附近的大操場臨時搭了個大戲臺,就是開會的場地,“我們抬過去的‘普天同慶’四個木框大字,被擺在了戲臺上”,他說,大家扭著秧歌入場,區(qū)里的慶祝大會開始了。

(董云嵐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原陽縣北福寧集鄉(xiāng)福鄉(xiāng)完小,13歲董云嵐,此時是五年級學生。前半年他們使用的還是民國教材,后半年一些教材已經(jīng)換了。“主要是國語新編了內(nèi)容:窮人翻身分田分地,講地主和資本家剝削窮人道理,抗日戰(zhàn)爭打日本鬼子故事,等等。音樂唱歌都是‘打老蔣,八年抗戰(zhàn)不出力,逃跑藏到峨眉山里……’‘走走走,跟著毛澤東走,我們要的是,生存和自由……’”董云嵐記得很清楚,至于算術、自然、修身等課程,沒有啥變化。

北京,前門火車站。已經(jīng)連續(xù)工作幾天基本沒合眼的周恩來,出現(xiàn)在站臺上,他要親自迎接即將抵達的蘇聯(lián)代表團。此時的他,站在那里,臉色蒼白、雙目緊閉,身邊兩個警衛(wèi)攙扶著他。上午11時,蘇聯(lián)代表團從天津乘火車抵達北京?;疖囈怀霈F(xiàn)在站臺,周恩來被喚醒,前去迎接……

(毛澤東和周恩來)

“新華廣播電臺,下面播送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儀式,將于今日下午三點,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北京電視臺《檔案》欄目曾披露:上午10點,在廣州東山梅花村32號陳濟棠公館空蕩蕩的房間里,回蕩著收音機里傳來的這條新聞。突然,刺耳的電話鈴聲又響了起來。電話是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從臺灣打過來的,電話里他的聲音有些急促:“校長,您聽到廣播了嗎?再不起飛,我們就不能按時到達了。”蔣介石這天早上已經(jīng)數(shù)次接到這樣的電話了,在之前的每一次,他都回答:“再等等”。在周至柔的反復催促下,蔣介石最后下了命令:任務取消。

午時(11時~13時):

(王鐵群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臨近中午,王鐵群他們洗完澡,老板又請幾個工人去旁邊的餃子鋪吃餃子;張萬鈞的黑板報也快畫好了,再修飾一下就可以抬到大門外宣傳了;李德慶和同學們貼完標語回到了學校,下午他們還要準備晚上學校組織的慶祝大會。

(竇克武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西華縣青年高中(現(xiàn)屬漯河市召陵區(qū)),高一學生竇克武正在聽校長王拱璧給全校師生做報告。在這所建在鄉(xiāng)村里的新式中學,給大家宣傳“新的政權建立了”“農(nóng)民翻身了”等革命內(nèi)容。“后來我才知道,我們校長了不得,是同盟會早期會員,‘五四’運動中,他是中華留日學生總會的學生領袖,我們學校別看是個鄉(xiāng)村中學,但是一座新式中學。”竇克武說,他們是老革命區(qū),全校1000多名師生已經(jīng)聽校長做過很多次報告了,“校長教導我們,要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話講給他們聽”。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天高云淡,一切都透著喜慶。2009年《人民日報》(海外版)《開國大典軍樂總指揮羅浪》一文記錄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合軍樂團團長、29歲的羅浪率領著號稱禮樂之神的軍樂團在中午1時便進入了天安門待命。軍樂團軍裝和皮鞋都是新發(fā)的,就連樂器也都重新噴上了漆,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200人的軍樂隊面向天安門城樓,站成兩個方隊,各自以十行橫隊和十行縱隊的宏偉氣勢奏響同一支威武雄渾的樂曲,以宏偉的氣勢等待著黨和人民的檢閱。

未時:(13時~15時)

(在天安門廣場,參加開國大典的群眾文藝演出)

吃完餃子,王鐵群和工友來到了鄭州大同路東頭路北的大眾廣播室,占地方聽廣播。此時,在鄭縣城區(qū)設立的鄭州市,到處還是一片荒蕪。“當時,全市就仨喇叭,另外兩個一個在火車站廣場,一個在德化街,都豎在木頭線桿上,還是低音喇叭。”往前擠擠,再往前擠擠,大眾廣播室里已經(jīng)站了不少人,為了聽清廣播里的內(nèi)容,王鐵群和工友盡量往前擠了擠。

下午2點,張萬鈞和同學抬了宣傳牌隨學生大隊上街游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路上已經(jīng)有不少游行隊伍,紅旗招展,高舉毛主席、朱總司令畫像,鑼鼓喧天,不少單位都有秧歌隊化妝游行。“各機關門口都扎起了松柏牌樓,上懸慶祝標語橫幅。經(jīng)過開封高中門口時,該校的牌樓最漂亮,松柏枝上,掛滿電燈,光芒四射,引人注目。”在張萬鈞的記憶里,他們游行到鼓樓廣場,鼓樓門洞上懸掛著毛主席、朱總司令大幅畫像,周圍墻上已貼滿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壁報、詩歌、漫畫等內(nèi)容。圍觀群眾極多,游行隊伍絡繹不絕。

竇克武和同學們聽完校長的報告,分頭來到學校附近各個村莊給村民宣講政策。“那時候也沒大喇叭,村長把村民集合起來,我們就站在臨時搭建的臺子上講。”新中國成立了,要打土豪分田地,農(nóng)民翻身做主人……他們把校長講的內(nèi)容再轉(zhuǎn)述給村民們。

(開國大典前的天安門廣場)

上午還有點微雨的北京,午后逐漸放晴,街上懸滿五星紅旗,舉目望去,東西長安街及戶部街、西皮市等處,擠滿了群眾隊伍。下午1時30分許,北京新華廣播電臺的負責人梅益等人提前來到天安門城樓的西側(cè),為這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實況廣播做最后的準備。中辦特會室干部成正榮和同事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金水橋的位置。學生、公務員、群眾等各界隊伍陸續(xù)都到了,人們開始唱歌,《東方紅》《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嘹亮的歌聲在天安門廣場上空回蕩。

下午2點,毛澤東穿著特別制作的綠色將校呢中山裝,步行走進中南海勤政殿,參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下午2時45分,毛澤東和參加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各位委員分乘汽車,出中南海東門,到達天安門城樓北面。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西側(cè)臺階處下車,然后拾級而上。頓時,天安門廣場沸騰了,30萬身著各色服裝的干部群眾高呼口號,掌聲雷動,紅旗飛舞。軍樂隊總指揮羅浪將指揮旗高高舉起,左手伸出一個手指,示意演奏《東方紅》……

申時(15時~17時):

(開國大典時刻的毛澤東)

在開封高中的教室里,歡聲笑語,李德慶班里的同學進行最后的合唱彩排。“我們班三四十個人,分成了男女兩聲部,但是女生少,唱歌時氣勢出不來。”李德慶印象很深刻,嗓音不錯的他,被老師安排到了女生聲部,“沒想到,這么一調(diào)整,效果還真不錯。”回想起當時的場景,記憶極佳的李德慶還歷歷在目。“捷報捷報,殲滅了黃伯濤……”李德慶至今還能哼唱當時他們學唱的“淮海戰(zhàn)役組歌”等革命歌曲。“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些天,大家都很激動,跳舞、唱歌、搭臺子、貼標語……大家激情高昂,大街上紅旗招展,令人永生難忘。”

(孔雅亭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幾天前,私立圣達中學(現(xiàn)鄭州回中)就開始組織學生排練扭秧歌打腰鼓,他們準備參加6日鄭州的群眾游行。17歲的孔雅亭是學生會副主席,她是腰鼓隊隊長,這天下午,和同學們一起繼續(xù)排練。“我們前面的同學打著腰鼓,后面的同學喊口號。”孔雅亭說,“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毛主席萬歲”“打倒蔣介石”“打倒國民黨”,嘹亮的口號聲和腰鼓聲,引來附近不少群眾圍觀。

此時的北京金風送爽,晴空萬里。古老雄偉的天安門城樓裝點一新,黃澄澄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艷奪目,紅色的宮墻寬闊而莊重。城樓正面懸掛著8只絳紅色的大型宮燈,下垂的金色流蘇在微風中飄動,更添了喜氣和祥和氣氛。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下午3時,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用洪亮的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著,他按動升旗電鈕,在《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壯旋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廣場上,五十四枚禮炮齊鳴二十八響,象征著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的二十八年歷程。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會場,人民解放軍邁著雄健的步伐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毛主席的檢閱)

之后,毛澤東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緊接著,閱兵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一身戎裝,檢閱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組成的方隊。隨后,各兵種組成的方隊,在“八一”軍旗的引導下,依次邁著整齊的步伐闊步前進,雄赳赳氣昂昂地經(jīng)過天安門。

(開國大典中海軍部隊分列式)

廣州,蔣介石一直守在收音機旁收聽著新聞,每當聽到他的許多老部下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慶典的消息時,蔣介石就憤然站起,破口大罵:“娘希匹。”在《人民文摘》2013年第10期《新中國成立這一天,蔣介石在做什么?》這篇文章里,如此記述。

酉時(17時~19時):

在臨汝縣委,從大喇叭里傳出來毛主席的聲音,現(xiàn)場人們的歡呼聲不斷。開封城內(nèi),各界游行隊伍絡繹不絕,直至傍晚漸漸散去。“我家住的雙龍巷街囗,也搭有柏枝牌樓,上書‘和平門’。”張萬鈞下午游行結(jié)束,進和平門回家。

在鄭州,張秀英在廠里忙了一天,也下班了。“那時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新中國成立,光顧著賺錢養(yǎng)家糊口呢。”這時候還不識字的她,還不太知道國家發(fā)生了什么大事?;丶衣飞希吹酱蠹蚁矚庋笱?,到處貼著標語橫幅,她感覺,有什么不一樣了。

在原陽縣福鄉(xiāng)完小,雖然村里有八路軍工作隊,宣傳打土豪分田地,學唱抗日歌曲,但是新中國成立的消息,他們并不知道。“那時候?qū)W校和村內(nèi)信息閉塞,沒有電話,也沒有報紙,至于十月一日新中國成立,學校老師都不知道。”董云嵐記得,直到十多天后,有人從縣城拿回來一張報紙,才知道在北京(那時叫北平) 宣布成立一個新中國。“老師拿著十多天前的一張報紙說:‘同學們,給大家報告一個消息,10月1日在北平宣布成立一個國家,同學們,大家猜猜這個國家名字叫什么?’”董云嵐記得,“學生紛紛亂說:八路軍國,共產(chǎn)黨國、窮人國、朱毛國(那時候老百姓只知道毛澤東、朱德)……老師擺擺手說:“同學們說的都不對,這個國家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共和國’表示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同學們這時才恍然大悟,起立拍手說:“好!好!”從那天起,他們學校才第一次升起一面五星紅旗,換掉了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

(開國大典儀式時的解放軍部隊)

此時的天安門廣場,盛大的閱兵式繼續(xù)進行著,播音員齊越和丁一嵐向聽眾一個兵種一個兵種地作介紹,軍樂聲、飛機聲、坦克聲、馬蹄聲,甚至齊刷刷的腳步聲,都通過無線電波及時傳遍了中華大地。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參加分列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在行進中)

閱兵式結(jié)束后,歡樂的群眾隊伍揮舞著鮮花和彩旗,歡呼著通過天安門。歡騰的人流在廣播聲、口號聲、鑼鼓聲、歌聲、掌聲匯成的國慶“交響樂”的伴隨下,涌到天安門前,人們在金水橋邊駐足仰視,用各種方式表達著對共產(chǎn)黨、毛主席、新中國的熱愛之情。

戌時(19時~21時):

(邢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知不覺天色已暗。晚上七點多鐘,洛陽高中全校集合起來,開慶祝大會?!稕]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東方紅》《解放軍進行曲》……一曲曲合唱之后,集體扭起了秧歌,全校師生一片歡騰,激情高昂。

14歲就參加八路軍,在戰(zhàn)火中出生入死的邢毅,一直不知道自己準確的生日到底是哪天,這天,他萬分激動,決定就把10月1日當作自己的生日。“新中國成立了,對于全國人民來說,都是新生的日子,用這一天當生日,很有意義。”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禮花升空。當五顏六色的煙花飛上半空時, 人們陶醉在夜景中,天安門廣場上的群眾載歌載舞, 歌聲不斷,到處是歡樂的景象。

亥時(21時~23時):

(10月1日晚上,北京革命群眾高舉彩燈,載歌載舞地游行,熱烈歡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勝利誕生)

洛陽高中的慶祝活動一直到晚上九點多鐘才結(jié)束,開封的張萬鈞期待著觀看第二天的全市慶祝大會和群眾游行。

“在我印象里,那時候,改名字成了‘潮流’。”在馬正的記憶里,這一天,為了紀念新中國的成立,在馬正的同學當中,改名字成了“潮流”,比如,“殷鵠”改名叫“殷再生”,“王金海”改名叫“王革川”,“她也改名了,她原來叫‘熊靜珂’,改成了‘楊錚’。”馬正指指身邊的老伴兒、當時的同學,滿臉笑容。

北京,晚上9時20分左右,慶典快要結(jié)束了,周恩來對停留在廣場上的群眾說:“同志們辛苦了,大會結(jié)束了。”播音員也隨即宣布實況廣播結(jié)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原臺長楊兆麟,曾負責安排“開國大典”廣播稿的編寫和播出工作,2008年,他在接受采訪時回憶:此時,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的群眾,向著天安門城樓歡呼、雀躍,久久不愿意離去。面對熱情高漲的群眾,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緩步走向天安門城樓的東端,不斷地向人民群眾揮帽致意;又轉(zhuǎn)身向西,走到天安門城樓的西端,不斷地向這邊的人群招手致意,隨后一同走下天安門城樓。

彭真的警衛(wèi)員郝建國現(xiàn)場觀看了開國大典整個過程,等他躺在床上時,已近午夜十二點。白天在天安門上觀看典禮的情景像過電影一樣,一幕幕地浮現(xiàn)在他眼前, 他興奮、激動、感慨不已,久久未能入睡。


結(jié)語:

時光飛逝,70年前,他們還都是意氣風發(fā)的年輕人,作為最普通的一員,見證了歷史;回到當下,他們已是耄耋老人,有的已年近期頤,他們的口述,給我們留下了難得的歷史。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是:

馬正,93歲,鄭州市教育局離休干部,當時是河南大學學生。

楊錚,96歲,鄭州市旅游職業(yè)學院離休干部,當時是河南大學學生。

張萬鈞,86歲,鄭州市圖書館退休干部,當時在開封二中美術室學畫。

竇克武,90歲,河南省水利學校退休教師,當時在青年中學讀高中。

李德慶,86歲,鄭州大學退休教師,當時在洛陽高中讀書。

劉喜新,85歲,新鄉(xiāng)一附院原院長,當時在滎陽縣高村區(qū)劉溝村小學讀書。

孔雅亭:87歲,曾任鄭州市中原區(qū)勞動局局長,當時是私立圣達中學(現(xiàn)鄭州回中)學生。

王鐵群,90歲,鄭州二七建筑公司退休職工,當時是鄭州一家私人木器廠木工。

張秀英,98歲,鄭州卷煙廠退休職工,當時是鄭州二道街某私人打包廠工人。

邢毅,94歲,原許昌市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當時是臨汝縣縣委宣傳干事。

董云嵐,83歲,河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退休干部,當時是原陽縣北福寧集鄉(xiāng)福鄉(xiāng)完小學生。

張策,91歲,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退休干部,當時是駐地在南陽桐柏縣的解放軍第58軍干部。

王傳偉,92歲,信陽羅山縣何家沖村老支書,當時是村里農(nóng)村合作社的會計。

(注:王鐵群的經(jīng)歷由鄭州二七區(qū)建中街巡防隊員王懷民轉(zhuǎn)述)

  • 蒿慧杰在檢查醫(yī)療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diào) 加強醫(yī)療機構疫情防控和醫(yī)務人員保護關愛 為奪取疫情防控人民戰(zhàn)爭總體戰(zhàn)阻擊戰(zhàn)的全面勝利提供有力保障

  • 我市第二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馳援武漢 蒿慧杰劉尚進等出席出征儀式

  • 蒿慧杰檢查指導企業(y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chǎn)工作情況時強調(diào) 加大力度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因地制宜推動企業(yè)復工復產(chǎn) 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xiàn)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目標雙勝利

  • 市中心醫(yī)院市傳染病醫(yī)院隔離病區(qū)醫(yī)護人員實現(xiàn)首次換崗 蒿慧杰劉尚進等出席交接儀式

  • 蒿慧杰在察看疫情防控期間市場供應情況并主持召開市場保供工作匯報會時強調(diào) 加強疫情防控 保障市場供應 努力滿足人民群眾防疫物資和基本生活需要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 | 認識我們 | 廣告刊例 |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動態(tài) | 導航搜索 | 網(wǎng)上投稿 | 舉報投拆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wǎng) 版權所有

豫公網(wǎng)安備 4111020200011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