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市救助站全景,李正住在右側的保安室
河南商報記者劉遠懷/文受訪者供圖
26歲的河南小伙李正(化名)在湖北應城市滯留一個多月了。一個多月以來,他從河南到湖北,從賓館到救助站,又從滯留者變成一名志愿者。
他說比起那些無處可去的人來說,自己是幸運的,起碼吃住不用愁。但他不想白吃白住,便主動在救助站當起了志愿者。
春節(jié)前被疫情阻擋了回家的路
回想一個多月來的經歷,河南小伙李正覺得:春節(jié)前如果自己準備早幾天回河南老家,可能現在就會在鄭州工作,而不是在應城市救助站里當志愿者。
1月中旬,李正到了應城市。他原打算臘月二十九經武漢回河南老家,但當天武漢封城。次日,應城市區(qū)的公交、班線客車也暫停運營。
李正只好繼續(xù)待在應城的賓館里。每天住宿、吃飯需要費用,“積蓄很快就花光了。”
救助站里看守大門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
元宵節(jié)過后兩天,賓館住不下去了。賓館老板告訴李正,他可以去救助站尋求幫助。在救助站,李正辦理了手續(xù),領取了被子等生活用品。
據了解,應城市救助站收留了十幾個滯留的外地人,分別來自河南、江西、廣東等地。每天,工作人員都會給他們發(fā)盒飯。
李正說,度過隔離期后,他便主動找到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希望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吹骄戎鹃T口的保安室空閑,他和另一名河南老鄉(xiāng)申請搬到保安室住,看守大門的同時,還負責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
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時候,李正覺得:“這玩意咋這么悶,眼鏡戴上一哈氣就起霧了。”但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這套防護服,他穿了很多次。
進入救助站以后,李正才敢將自己滯留在湖北的情況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我就一直沒有說,最后在救助站穩(wěn)定下來了才敢說。”
談起這些天的感受,李正說自己很幸運,“看過很多新聞,一些人住在街邊、地下車庫,救助站不收留我的話,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十分感謝他們。”
這些天的經歷,李正說自己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如果不是疫情,我會和父母一塊過年,再到鄭州去工作。”
“我想趕緊回去上班掙錢了。”李正最后說。
責任編輯: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