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每一個普通人都在奮力拼搏,為戰(zhàn)勝疫情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致敬“了不起的她”,今天讓我們走近一位在湖北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巾幗奮斗者代表,武漢市肺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護士長鐘小鋒。41歲的鐘小鋒在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工作了16年,3月8日下午,在國新辦湖北記者會現(xiàn)場,她從容地分享著66天以來的抗“疫”故事和體會,感動了萬千網(wǎng)友。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是武漢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醫(yī)院,收治著最危重的病人。該院1月3日迎來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6天后ICU的10張病床就已全部收滿。春節(jié)前后是疫情爆發(fā)期,也是科室最忙的時候,其他省市的支援力量還沒到,只能靠鐘小鋒和同事們連軸轉。
“22個小護士24小時不出艙,最小的才19歲,都很年輕。大伙兒基本都睡在科室里,已經(jīng)很久沒回家了。雖然排班是每班8小時,但人手緊張,幾乎每個人都超過10個小時,困了、累了就稍微打個盹,一出狀況就沖回病房。”
工作中的鐘小鋒
鐘小鋒說,盡管往常科室收治的重癥結核患者傳染性也很高,但在這次疫情中,防護要做得更加仔細。“以前進病房只需戴N95口罩和一層外科手套,現(xiàn)在增加了一層手套,還要戴上防護面屏和護目鏡,穿上防護服和隔離衣。防護服對于體力的消耗太大了,人員擴充后,我們的排班從最初的8小時降到后來的5小時。加上不能吃、不能喝、沒法上廁所,我們不少人都穿上了紙尿褲,以防萬一。”
由于沒有家屬陪護,ICU的病人吃喝拉撒都需要護士照顧。“起初接收癥狀相對較輕的患者,大部分還可以進食,但基本上吃兩口就不耐受了,喘氣喘不上來,一頓飯吃上一兩個小時都是常態(tài)。”據(jù)鐘小鋒憶述,到了后期,科室里的患者均病情較重,100%要用有創(chuàng)呼吸機,ECMO(體外膜肺氧合)使用率也高達50%。
“為了讓一些躺著的患者肺部均勻,把里面的痰清理出來,我們要幫他/她翻過來趴著,每兩小時就要查看一次。原本挪動一次就不容易,男護士都要用全身力氣才能搬動,更不用說戴著呼吸機、拖著氧氣瓶了。”
不僅如此,護士們每天上午會幾個人合力幫病人從頭到腳仔細擦洗一遍,每個星期幫他們洗一次頭,后來還會幫他們修剪頭發(fā)。
但相比之下,搶救才是最平常、最驚險的環(huán)節(jié)。“危重癥患者心率下降、氧合降低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生。病人一旦出現(xiàn)異常,護士和醫(yī)生第一時間就沖出去了,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擱。”
ICU是生命最后一道防線,必須分秒必爭,不能有絲毫懈怠。鐘小鋒所在科室收治的患者進來時基本都無意識,沒法交流。“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患者有時一個眼神、一個簡單的動作,能跟我們有互動,會讓我們很有成就感,也更有信心去繼續(xù)戰(zhàn)斗。”鐘小鋒說。
有這樣一件“小事”,讓鐘小鋒記憶猶新。某天,一名年輕護士從病房里脫了防護服出來,衣服全濕透了,她一出門就蹲在地上哭了起來。鐘小鋒以為她有什么不舒服,馬上去安慰她。“結果那護士說:‘護士長沒事,我護理了一個多月的患者剛剛有意識了,我跟他說話,他流淚了。我覺得我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抗疫期間,鐘小鋒也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支持。一個多月前,她隨手拍下一張大家緊張搶救危重癥病人的照片,經(jīng)媒體宣傳報道后被一位知名歌手看到,他產(chǎn)生了靈感,創(chuàng)作了一首戰(zhàn)疫歌曲《和你在一起》。“我們知道以后都特別高興和振奮。”鐘小鋒說,“我們是一支經(jīng)過嚴格訓練和打磨、極具戰(zhàn)斗力的隊伍。接下來,我和我的團隊將帶著使命、帶著感動,與疫情抗爭到底。”
“從接診第一例到現(xiàn)在,期間陸續(xù)出院了不少病人。記得第一個出院的患者是我和另外兩個醫(yī)生給送出去的,當時我問他:‘能不能給你拍張照?讓其他的患者和家屬看到你就能充滿信心。’他笑得特別開心。”
鐘小鋒說,她和團隊在一線日夜堅守,顧不上家中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兒女,卻沒有任何怨言。“穿上了這身白大褂,這是我們的使命和職責。”
如今,她最大的心愿是平平安安地送最后一位患者出院,讓科室里的小伙伴也能夠平平安安地回家。“再就是等疫情結束后,我想擁抱一下我的家人,親親我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