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75年來,沙澧大地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
即日起,漯河日報報推出“沙澧改革故事匯”系列報道,從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變化入手,反映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漯河發(fā)生的歷史性變化,激勵全市人民堅定信心、奮勇爭先,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凝聚起推動漯河高質量發(fā)展的磅礴力量,為加快推進新時代漯河“二次創(chuàng)業(y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漯河實踐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風景如畫的幸福渠。記者 楊 光 攝
記者 陳全義
尹曉玉
1970年,我市第一座公園——市人民公園建成。50多年來,我市公園實現(xiàn)了從一枝獨秀到遍地開花的轉變。尤其是2007年沙澧河風景區(qū)建設啟動以來,公園建設的步子邁得更快了,濕地公園、體育公園、口袋公園等各具特色的公園越來越多。今天的漯河,成了一個大公園。上班路上、回家路上、四處逛逛,市民好似時時刻刻身在公園之中。漯河現(xiàn)代化幸福之城的口碑越叫越響。
市人民公園一枝獨秀
說起漯河的公園,很多市民第一時間會想到市人民公園。作為漯河最早的公園,市人民公園始建于1970年,曾是漯河人最熱愛的休憩地,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是很多“70后”“80后”漯河人記憶里溫馨的地方之一。
市人民公園為人民而建、因人民而興,串起漯河的過去和現(xiàn)在。
“我們小時候,漯河既沒有沙澧河岸邊的那些游園,也沒有隨處可見的路邊小公園。那時候出去玩,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市人民公園了。一到節(jié)假日,市人民公園里人山人海。那熱鬧的場面,我現(xiàn)在想起來還感覺興奮。到人工湖劃劃船,去猴山看猴子,爬到假山的亭子上望遠……”“80后”市民劉偉告訴記者,他有了孩子后,經常帶孩子去市人民公園玩。
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漯河人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市人民公園。“里面有吃的,有玩的。年輕人談戀愛,小孩子春游、秋游,家里來了親朋好友,都去市人民公園。”今年60歲的市民張云告訴記者,很多老漯河人家里都有“公園照”。雖然照片已發(fā)黃,但這份集體記憶永不褪色。
各類公園遍地開花
9月16日,記者走進秋日的小南湖濕地公園。公園里流水潺潺,林木茂盛,處處皆景,有趙州橋、玉帶橋、楓橋、疏影橋等縮微版名橋,是一個集植物科普、城市文化、湖區(qū)景觀于一體的生態(tài)公園。林蔭小道上,很多市民在悠閑地散步。
“孩子喜歡來這里玩,過小橋,玩水,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陪女兒在這里游玩的市民劉穎告訴記者,濕地公園像一個“生態(tài)社會”,花繁果香,不光有美麗風景,還讓人有置身大自然的幸福感。
小南湖濕地公園是我市公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2007年,沙澧河風景區(qū)建設啟動。經過一期、二期的建設開發(fā),我市打造了紅楓廣場、銀灘廣場等幾十個沿河主題公園,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閑娛樂、游玩健身的好去處。近年來,依托豐富的水資源,我市又開發(fā)建設了沙河濕地公園、水韻花溪濕地公園、小南湖濕地公園、黃龍濕地公園、月灣湖公園等一系列主題游園。
2018年,我市開始對幸福渠(市區(qū)段)進行修復改造。2021年5月,幸福渠(市區(qū)段)生態(tài)水系正式通水。如今的幸福渠(市區(qū)段)旁,有五福園、文字園等游園,成為新的“慢行休閑走廊”。渠如其名,實實在在地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
“以前,市民逛公園只能去市人民公園,住得遠的話,去一趟挺不容易的?,F(xiàn)在不一樣了,從沙澧河風景區(qū)的主題游園到這么多的濕地公園再到幸福渠旁的眾多游園,都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齊全。”說起這些年的變化,市民張寧笑得合不攏嘴。
從量變到質變,從單一到多樣,如今,各具特色、內涵豐富的公園,既是漯河的“顏值擔當”,又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讓生態(tài)宜居成為現(xiàn)實。
小公園改善大民生
豐富的綠植、蜿蜒的小道、多樣的健身器材……仲秋時節(jié),位于白云山路與濱河西路交叉口附近的“滿庭霜·知秋”口袋公園,有著“落葉飄零便知秋”的意境美,滿足了群眾“走、停、娛、動”的生活需求。
像這樣的口袋公園、街頭游園,漯河還有很多。
“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是在現(xiàn)代化、快節(jié)奏生活環(huán)境下,群眾對休閑生活的新渴望。利用好城市里的“碎片土地”,為群眾打造一個個看似袖珍卻“五臟俱全”的口袋公園,是近年來我市又一惠民舉措。2023年以來,我市全面啟動中心城區(qū)“拆墻透綠”工作并大力開展口袋公園建設工作,精心打造口袋公園、街頭游園,先后建成十多個口袋公園,為周圍居民提供了休閑健身新去處。如今,逛家門口的口袋公園成了漯河市民生活新風尚。
“過去,這里是一塊荒地,雜草叢生?,F(xiàn)在,這里每天熱熱鬧鬧,煙火氣十足。”9月16日,位于漢江路與白云山路交叉口東側的口袋公園里,帶著孩子在此玩耍的市民蘇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孩子放學后想戶外活動一下總是找不到好去處?,F(xiàn)在好了,出家門就是小公園,孩子們在兒童游樂設施上歡快玩耍,看孩子的家長坐在長椅上談笑風生、利用各種健身器材活動筋骨。
一批風景秀美的口袋公園極大地美化了市容市貌,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公園+文旅”
點亮美好生活
紅楓廣場,以中秋為主題的無人機表演,將現(xiàn)代科技與傳統(tǒng)文化完美融合;身著華美漢服的模特,在秀場展示中華傳統(tǒng)服飾的魅力。美食區(qū)香氣四溢,煙火氣十足。銀灘廣場,燈光秀、音樂噴泉、文藝演出讓人目不暇接。中秋假期,沙澧河風景區(qū)的幾個主題公園燈火璀璨,吸引了數(shù)萬名游客。
近年來,我市圍繞“文化點亮城市、產業(yè)彰顯特色、創(chuàng)新引領未來”總體部署,高標準扎實推進沙澧河文化風光帶建設,在沙澧河風景區(qū)的紅楓廣場、銀灘廣場等多個主題公園,積極打造“公園+”新發(fā)展體系,將深受市民喜愛的公園空間與文旅產業(yè)相融合,創(chuàng)新服務形式,完善業(yè)態(tài)功能,通過無人機表演等,進一步豐富了公園內涵。
“節(jié)假日,在沙澧河風景區(qū)的幾個主題公園,市民不僅能游園,還能騎馬、看節(jié)目、吃美食、體驗戶外露營,在家門口的城市公園就能過上時尚生活。”市民陳先生表示,如今,沙澧河風景區(qū)的一些公園已成為市民就地過節(jié)的打卡地。
一座座不同種類的公園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城市的發(fā)展。從只有一座公園到如今出門走幾分鐘就能進入公園,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未來,我市將繼續(xù)把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作為全面體現(xiàn)新發(fā)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創(chuàng)造高品質生活為重點,積極探索城市公園建設路徑,讓閑適的市井生活與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得益彰。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